一座城市的活力源自什么? 是高速发展的产业、迅速聚集的人口? 还是繁荣的经济?
显然,这些答案还不足以解答 除了上述因素,新区还有着一颗 独特的“大脑”和百分之百的“行动力” 不妨跟随小编脚步 一起“碳”寻绿色活力
“碳”寻脑力MAX
东部产业园能源港里一块智慧大屏记录着城市碳排放的变化,一个个跳转的数据为绿色低碳出行提供着支撑,这便是新区“智慧大脑”——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作为脑力智慧支持的它到底是何物呢? 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为低碳减排提供着有力的数据支撑,它接入了宜宾市18000多辆运营车辆,包含电动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网约车、换电重卡之类新能源车辆和部分燃油车辆,通过平台运行搜集到的数据可计算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能最直观准确的传递出城市交通领域的情况,为节能减排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据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碳大脑智慧平台项目部经理邹岱江介绍:“碳大脑智慧平台采用目前业内最先进的“云网边端”架构模型,辅以卫星互联网和遥感影像技术,可进行精细到公里级的交通及居民碳排放估算、绿地面积分析及碳汇量估算,基于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可以创建碳地图、分析碳足迹,有力推进了碳减排的实施。” “脑力MAX”自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听起来好像节能减排主要是车辆运行,与我们生活相距甚远,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经意间参与进了节能减排的绿色行动,而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也为我们的助力留下了可“碳”寻的痕迹。 新能源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绿色出行的新风尚浸育着低碳新生活。如果说交通智慧碳大脑平台是绿色低碳的科学依据,那么三江碳智汇APP将是节能减排的实践落笔,未来在APP上可“一站式”跳转链接新能源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为出行谋得便利,通过APP采用新能源交通工具、步行、骑行等方式出行后还会进行相应的碳积分积累,一定程度的积分可以兑换礼品,便捷的参与形式大大提高了大家运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出行的积极性。
除了交通领域的运用,一些全新技能也正在丰富着“智慧大脑”。 一台电动重卡平均每天行驶300公里,以运行一年280天进行计算,一台电动重卡可减排二氧化碳约65.1吨。电动重卡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如果新区建设工地的重卡均替换为电动重卡着实是节能减排的一大步。 在交通智慧碳大脑平台智慧工地服务版块,我们可以清晰监控到施工工地车辆运行情况,其中重要一项便是重卡是否替换为新能源重卡,车辆运行量、碳排放量如何以数据形式清晰呈现眼前。除此外,还可通过卫星监控了解全域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植树造林在绿色碳汇的储备情况……从日常交通出行监测到绿色碳汇储备,“智慧大脑”的有力支撑推动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了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
作为城市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公交车不仅承载了智慧出行的使命,还激活了城市“脉搏”。新区的两条“宝藏”公交线路,便充分印证了聪明的“车”的实力。
part 01
part 02
从国际会展中心出发一辆“绿色”+“智能”+“便民”的专列为新区居民提供着出行便利。走进车厢,公交车内部十分宽敞,座椅按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乘坐更为舒适,结合前、后开门设计,车厢采用了中间平地板大通道结构,更便于乘客上下车,同时车门装有防夹伤装置,乘客站立在车门前也不用担心被夹到。除此外,在车厢内,还有“黑科技”,宜宾三江新区车路协同云控平台实时联通车内,可直观了解运行速度、里程、时长等运行统计内容,车辆状态、站点更新等实用信息。
“L3自动驾驶接驳示范车已经运行一年了,运行情况良好,不少居民会慕名前来感受,车辆依据电脑指令操作应对紧急情况时更加智能,比如在遇到街口红灯时车辆提前便会开始减速,保证通行的安全”车辆安全员邓前伟介绍道。
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L4级智能小巴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亮相于长江工业园,小巧可爱的外形并不能掩饰它满满的科技感,相较于L3级别无人驾驶L4更加智能自动,安全员可以放心交由车辆自动驾驶,最新一代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与传感器系统,实现了车内虚拟领航员与智能语音系统交互,达到“人”与“车”的高效互动。
一条条智慧线开进居民“心坎” 写实着智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一项项基于“智慧大脑”的“定制”服务 彰显着新区对于节能减排的个性
“智慧大脑”有实力 车路协同添“新绿” 奏响城市绿色活力“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