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   大美宜宾   【文化传承一】龙之故乡-马鸣溪
返回列表
查看: 7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传承一】龙之故乡-马鸣溪

[复制链接]

6625

主题

660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74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08-03 16: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文 | 米纹冰


-引子:溪与路-

溪,马鸣溪,俗称龙马溪,是金沙江支流中的一条小溪流。马鸣溪有两个源头,一源出自冠英乡,河长8.5公里,流向东北;另一源出自高县双河乡的鸡罩山流向东北转北,入日成乡,河长10.5公里;二源汇合后向北流3.75公里入金沙江,流域面积122.5平方公里。

路,宜塘公路(从宜宾至筠连塘坝),与宜井公路(从宜宾至自流井)共属川云中路(四川至云南)宜宾段。1951年4月,宜塘公路由宜宾专区组织沿线各县修建。宜宾县(今叙州区)负责修筑宜宾至宜庆桥一段24公里,采用以工济赈、按方给酬形式参加筑路,共出动民工3500人,技工400人,该段于1952年6月完成。

金沙江自西滔滔而来,接纳马鸣溪奔流到海。在金沙江的南岸,马鸣溪这条平均流量只有1.79立方米/秒的小溪流,在5.7公里的直线距离上与宜塘公路依偎而行,蜿蜒向北。驾车行驶在这短短5.7公里的路途,欣赏着青山绿水,你可否知道发生在这条溪流和道路之间,逐渐被宜宾人淡忘的故事。

     ○马鸣溪与宜塘公路。
○建设宜塘公路纪念徽章。| 图源网络

-爆炸性发现-

这是一个爆炸性发现。因为它确实是用炸药炸出来的。1951年,宜塘公路马鸣溪段的建设工地上,开山的炸药发出一声轰隆巨响,无数碎石纷纷滚落路基。尘埃落定之后,工碎石出现的一些奇怪骨头,令工人们疑惑不解,甚至有迷信者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神秘的空气很快就弥漫了整个工地,有人说是犀牛,有人说是还未入海的“龙”,有人说是一种止血药,众说纷纭之中,有两个说法最引人关注。


龙骨之说

有人说这是可以治病的中药龙骨,这种说法却缘来以久。最早记载龙骨功效的,乃是魏晋时期吴普所撰的《吴普本草》。《神农本草经》也将龙骨列为上品,主要用于治疗神志异常、咳嗽气喘、泻痢、女子非经期阴道出血及腹部肿块、小儿惊痫发热等。《本草纲目》记载其“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历代医著由龙骨配成的方剂也有很多,如《伤寒论》中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中的蜀漆散、风引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天雄散。


这些药典上所记载的龙骨其实就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龙骨”,后者习称“五花龙骨”,是较常用的化石类矿物药。


中国古人吃中药龙骨这事儿,还促成了殷墟甲骨文的发现!


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身患疟疾为给自己抓药,无意间在“龙骨”这味药材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符号,感觉很像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于是便把这家药店里所有的龙骨全都买了下来。经过一番研究,他认为龙骨可能是几千年前的龟骨和兽骨。同时,他还从龙骨上所刻的符号中辨认出了一些古代的文字。


王懿荣又到处打听这种龙骨的来历,最终得知是从河南安阳西北五里地的小屯村农民那里买来的,进而研究确定是商代占卜用的甲骨。后经王襄、罗振玉等学者研究,揭开了甲骨的奥秘,找到了殷墟,并发现甲骨十五万片以上,有不相重复的单字四千五百个左右。每个甲骨文单字基本上由长短线条互相配合的点划组成,形体呈方块或长方块。从汉字结构的规律上看,甲骨文以象形、形声和假借字为主,这些表明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堪称中国汉字的鼻祖。


从这一角度来说,当宜塘公路的建设工地上发现神秘骨头时,被人们当作药龙骨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甲骨文。| 图源网络

人变巨龙

“望娘滩”,后世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偶有古书记载作为凭依。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许多地方,都将这个神话作为很久以前,发生在本地的故事来加以演绎,逐渐发展到了有水就有滩,有滩就有“望娘滩”的境界,真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在各地,以“望娘滩”命名的河道,多不胜数,如岷江有“二十四个望娘滩”,大宁河有“四十八道望娘滩”,浙江嵊州有“九十九道望娘滩”。

○连环画《望娘滩》。| 图源网络

“望娘滩”的故事大致如下。

很久以前,在河岸边住着一对相依为命母子。后来,娘亲成了盲人,全靠年幼的儿子割牛草卖,艰难度日。有一天,孝顺的儿子割草时拾得一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夜明珠非常的神奇,不但治好了娘亲的眼睛,还能变出米钱。从此,娘俩不再忍饥挨饿,甚至还热心的接济村里穷人。


这个秘密很快就被当地的地主恶霸知道了,于是便要来抢夺夜明珠。情急之下,儿子一口吞下宝珠,结果口渴难忍,跳入溪中狂饮溪水,不觉间竟化身成为一条巨龙,就要沿着溪流奔腾入海。赶到江边的娘亲难舍骨肉,沿着江边声声呼唤,“儿啊!儿啊!”

巨龙听到娘亲的呼唤,回头望娘,每回头一次脚下的土地就幻化成一个河滩。巨龙最终消逝在滚滚江水之中。娘亲唤儿二十四声,便形成二十四个河滩。后来,人们便称二十四个河滩为“望娘滩”。


现在的马鸣溪,仍然有“二级滩”、“三级滩”“龙爪滩”等地名。河滩底部的石沟、石槽、石洞,相传便是龙出山时所踏出的印迹。

当宜塘公路的建设工地上发现“龙骨”时,人们很快就联想到了这个传说故事,认为这便是孝儿所化之龙。原来,孝儿并没有远去,而是一直守候在娘亲身边。

○马鸣溪风光。米纹冰/摄

发掘工作

爆破过后,龙骨被炸成了许多段,傍晚收工时,工人们便带了一些零碎的骨骼回筑路指挥部,并谈及相关情况。在马鸣溪右岸距河口约半里的筑路指挥部里,曾在解放前担任过宜宾县民众教育馆馆长的工作人员熊瑞文同志,一眼就认定是化石,但究竟是什么化石却也无法判断。于是,他向指挥部建议:先将化石保存起来,再向政府请示处理办法。筑路指挥部的领导同志们对此也十分重视,第二天上午出工时就通知全体工人,一定要在收工时把散乱在路基上的化石通通运回指挥部。同时,由指挥部领导人之一的涂克生同志带了两块一大一小的半柱形化石,到宜宾专署文教科汇报。

○化石出土位置。| 图源《宜宾史志》

在宜宾专署文教科,分管文博的丁天锡接待了涂克生同志。当两块化石时呈现在文教科的办公室时,丁天锡一看即认定是恐龙脚爪骨化石,并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当天下午便同涂克生一同回到了筑路指挥部。此时,指挥部的一间保管室内早已存放了六箩筐化石。丁天锡看后更加确定是恐龙化石,随即与涂克生同志奔赴爆破现场,一同研究如何组织力量继续发掘,并收集遗落的化石碎片。

当晚,文教科的丁天锡向指挥部的同志们宣传了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感谢他们的及时汇报和采取的抢救保护措施。指挥部的同志们也表示对后续正式发掘工作的大力支持。经大家的研究决定:发掘工人由指挥部指派;出土的化石暂放在指挥部;所需费用全部由专署文教科支付;在发掘结束之前,该处暂停筑路施工。


第二天,丁天锡与科里的邓栋材同志商议,请来了热爱文物的罗伯希先生,并于次日下午一起到达工地现场进行勘察。经过勘察发现,化石的大部分都埋藏在离路基六七米的坎壁上,且包夹在岩石之内,所以发掘工作比较困难。为免乱挖乱掘损坏恐龙化石,大家先对化石埋藏位置进行了初步判断,并决定由罗伯希主持挖掘工作。


第三天,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工作中,罗伯希十分仔细,先把泥土中的尾椎骨按顺序一节一节地捡拾起来,连尾巴尖端一节都未漏掉。当发掘到了恐龙的胸部,麻烦出现了。揭开肋骨外面的岩土,大家发现有一块巨大的岩块被左右肋骨紧紧包夹在胸腔之内,非得轻轻凿开不可。此时天色以晚,采光不足,无奈只好等次日动手。不料,当晚雷雨交加,早已炸松的坎壁经大雨冲泡,岩土便同尚未出土的化石一起垮塌下来。雨过天晴后,大家到达现场发现,恐龙的头、颈、肢、肋骨等也断落在路基上。不得已,大家只好把这些骨节尽力清理出来,连同保存在筑路指挥部的化石一起挑运回专署文教科。

○丁天锡(1921-2017)。| 图源《宜宾史志》

恐龙化石运回文教科后,科里的戴长才同志趁着到川南行署文教厅(驻泸州市)开会之便,带了一爪骨化石向厅里汇报。

不久,专署文教科又将这些恐龙化石移交宜宾市文化馆保存。随后,恐龙化石便在大观楼公开展出,吸引无数群众前去参观。一位曾在南溪县黄沙乡小学任过职的教师,还向市文化馆捐赠了一些动物化石,并到专署文教科谈及南溪县黄沙河尚埋藏有恐龙的事宜,从而又引发出以后的发掘黄沙河恐龙化石的故事。


1951年,当时的宜宾市文化馆尚无馆址,深感保藏困难。后来,市文教科分管文博工作的李尚义、万家盛等同志才致函通报了中央地质部,并寄去一块化石标本。经过多方联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后来改为现名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杨钟健院士对寄来的化石标本进行了鉴定,确认是恐龙化石无疑,于是决定需将全部材料运来北京研究,随即复信请求宜宾市文化馆将标本装箱寄去,同时汇给300万元(旧人民币)作为寄送费用。


1952年,宜宾市文化馆非常小心地把所有材料进行了包装,经过长长的运输过程后安全地送达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由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杨钟键院士进行研究。


-冠之以名-

被运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恐龙化石,经过耗时几个月的修复工作,最终呈现在了杨钟键院士眼前。

化石很多,每块都十分完整,只是在岩石中保存的位置有些凌乱,并没有按照恐龙活着时候的关节位置保存。这说明,该恐龙是在别处死亡,经由洪水把它的骨骼冲到低洼的地方沉积下来形成的化石。


恐龙分为两个不同而又相关的目-蜥臀目和鸟臀目,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腰带的构造不同。蜥臀目又分为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或者叫蜥脚类和兽脚类。出自宜宾马鸣溪的这批化石属于同一个蜥脚类恐龙个体,保存下来的部分包括:14枚颈椎、5枚背椎、30枚尾椎,还有大量极破碎但能识别的脊椎残部和肋骨等;可归于坐骨的一残碎的肠骨、一耻骨或坐骨的末端;右股骨的两小部分,完全的右胫骨和右腓骨,距骨和一部分右足骨。从这些材料的情况判断,杨钟健院士认为这具恐龙还有一些部分并未挖掘出来,或者已经在施工中被损坏了。


经详细研究,杨钟键院士发现这批骨骼化石与之前在四川荣县发现的峨眉龙很相似,但又有很多不同之处,于是认定这是一只蜥脚类恐龙的新属新种,并命名为“建设马门溪龙”。


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几百万种动植物被人类所认识,其中包括恐龙在内的一百多万个已经绝灭的物种。为了认识生物并将它们归类,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命名。生物的科学命名工作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开始,他给予每一种现生的和绝灭的生物一个拉丁语的双名。双名即表示每个物种有两个名字,即属名和种本名,其正式名称都用拉丁文拼写,但通常在其他语言中都有其译名或俗名。


1954年,杨钟健院士将宜宾发现的恐龙命名为“建设马门溪龙”。“马门溪龙”是属名,是根据发现地取的名字;“建设”是种本名,是因为发掘地正好是公路建设的工地。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是“建设马门溪龙”这个物种的种名。

○建设马门溪龙。| 图源网络

杨钟键院士在记述建设马门溪龙的文章中,将宜宾发现的新恐龙与以前发现的荣县峨眉龙对比时写到:宜宾发现的恐龙化石的特点“第一是前部尾椎是前凹式的,第二是中部尾椎的脉弧是分叉的。但是,荣县峨眉龙是否具有这两个特性我们难以判断。为了避免今后混淆起见,便把宜宾的标本当做一新属新种。如果将来证明荣县峨眉龙也具有这两个特性时再当做同一属种。”这就留下一种可能性:一旦在峨眉龙身上发现了这两种特征,那么建设马门溪龙的名字就会被质疑。


1957年,四川省石油地质调查队在四川省合川县(现重庆市合川区)再次发现一条巨大的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了近三个月的发掘,仅化石就装了40箱。化石仍然由杨钟健院士研究,证实是一个不同于建设马门溪龙的新种,在1972年将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1993年在新疆进行的中国与加拿大联合恐龙考察中发现了第三种马门溪龙,就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


这三种恐龙具有相同的属名,是马门溪龙属内的不同种,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属名都是唯一的,它也可以单独使用,如马门溪龙一属就包含了多个不同的种,但都可以简称为马门溪龙。


随着,1972年合川马门溪龙骨骼化石的完整发掘,学者们在生物分类上建立了“马门溪龙科”,而宜宾出土的“建设马门溪龙”因为其是第一个发现且被描述并发表的物种,则成为了用来代表整个属的模式种。

○合川马门溪龙骨架。| 图源网络

简单的说,以后只要发现了同科属的恐龙,都将被冠以宜宾“马门溪”的称号。后来又有了更多的发现,在1996年就命名了两种新的马门溪龙:一种为杨氏马门溪龙,用以纪念最早研究马门溪龙的杨钟健院士,发现于自贡;另一种为安岳马门溪龙,是发现于安岳。随后,1998年以发现地井研命名了井研马门溪龙。马门溪龙不仅在中国发现,也分布于蒙古国境内。


随着马门溪龙的名声大噪,使得“马门溪龙”这一名称根深蒂固而不可撼动。宜宾马门溪这一地名在古生物学界也算是名声远扬。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文章前面不是说发现地叫“马鸣溪”吗?怎么就变成“马门溪龙”了呢?这就要引出另一段小插曲了。


-背锅的院士-

马门溪龙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化石发现地,本来应该叫“马鸣溪龙”,但当年发表时阴差阳错成了“马门溪龙”,这名字就固定了,从此只能叫马门溪龙。马门溪龙是杨钟健院士首次命名的属,建设马门溪龙是其第一个种,叫做“属型种”,后来发现的同一个属的恐龙都必须叫马门溪龙,而不管其他条件如何。例如,合川马门溪龙的化石保存情况远好于建设马门溪龙,是一个几乎完整的骨架,但不能因此就取一个新的属名。


生物命名具有优先律的原则,即一个分类单元以符合“国际动(植)物命名法规”的最早刊布的一个名称为有效,并且不能更改。

杨钟健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他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领导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开创性地研究了中国的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化石,命名了一系列的恐龙,其中就包括马门溪龙。杨钟健院士,于1897年出生于陕西省华县华山脚下的一个同盟会会员家庭;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4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继续在古生物学上的深造;1927年,获得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开始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


杨钟健先生在解放前就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和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直到1979年病逝。他一生发表的学术性文章达500多篇,包括20多种专著,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界著述最多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杨钟健院士终生为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研究呕心沥血,贡献了他的一切。

○杨钟健(1897-1979)。| 图源网络

然而在关于“马门溪龙”命名的故事中,据说因为杨钟健院士是陕西人,“门”的读音在陕西话中读作“ming”,所以将“马鸣溪”误认为是“马门溪”。说来也巧,现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正是四川省宜宾人。他的老家就在发现恐龙的马鸣溪附近,他小的时候经常在马鸣溪玩耍,所以对马鸣溪刻骨铭心。邓涛所长对“杨钟健院士口音有误”这个说法有些怀疑,因为他小的时候也一直都把这个地名叫做“马门溪”。


那么,到底该是“马鸣溪”,还是“马门溪”呢?

清嘉庆版《宜宾县志》卷六《山川志》载:“马鸣溪,治西十九里俗呼‘龙马溪’,源出庆符县,流入马湖江。相传,郑氏牧马产下一龙驹。一日,龙驹长鸣跃入溪中,故名。”《舆地纪胜》中《叙州卷》载:“昔土人郑氏,因牧马于溪上,产龙驹,四蹄列爪,朱鬃赪尾,高可七尺。州家闻之,将以贡,载所在,至溪口,振鬣长鸣,跃于溪中,因以名。”


由此看来当是“马鸣溪”无误,确实“杨钟健院士口音有误”。

后来查阅政府相关文件,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宜宾县人民政府在1954年印发《马门溪码头渡船超载失吉造成损失》通告中采用的名称也是“马门溪”;四川省宜宾地区交通局在1982年则有一份《关于同意接养马鸣溪至小岸坝管道公路的复函》;以及一份1995年宜宾县多部门印发的《关于禁止马门溪至小岸坝公路上违反<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的通告》;足以见得,自50年代至90年代,宜宾官方对于“马鸣溪”和“马门溪”的用法,皆是两可。

○1995年官方通告中使用“马门溪”一词。| 叙州区档案馆供图
○1954年宜宾县政府文件中使用“马门溪”一词。| 叙州区档案馆供图
○1982年宜宾交通局文件中使用的则是“马鸣溪”一词。| 叙州区档案馆供图

把时间线再往前推,一份来自民国时期,由美国陆军工程署制图局印行的《宜宾地图》,上面也赫然的标注着“马门溪Ma-men-chi”字样。可见,“马门溪”之误由来久矣。

○民国时期地图,红圈中为“马门溪”。制图/米纹冰

究其缘由,典籍中所载的“马鸣”“龙驹”“长鸣”等内容,对于识字不多的山野村夫而言都太过于文绉绉。在老百姓的言传之中,外加受到宜宾当地方言讹变的影响,“马鸣”逐渐变成了通俗易懂的“马门”二字,出现在诸多档案文献之中。可怜杨钟健院士因此背锅,被认为是口音有问题。这事想来也不符合现实逻辑,生物命名这么重要的事情,堂堂院士难道只用口述,不用书呈?


-远古霸主-

前面说了这么多,那么马门溪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子的恐龙呢?那真是妥妥的一只庞然巨兽。

○马门溪龙想象图。图源网络

马门溪龙是食草恐龙,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生活在距今大约1.63亿至1.13亿年前的晚侏罗世牛津期至早白垩世阿普特期。与同一时期生活的恐龙不同,马门溪龙在生存进化的方向上选择了一个质朴的方案--《只要长得足够大别人就伤害不了我》。


因此,大多数的马门溪龙体长都能超过20米,少数个体可超过30米,扬起来的脖子估计有三四楼那么高。对马门溪龙体重的估算,不同种的差距极大,较小的种被认为体重在10吨以下,而最大的种被认为可能超过60吨。而与马门溪恐龙生活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相同大陆上的兽脚类肉食性恐龙,比如:简手龙、中华盗龙、单脊龙等,身长平均就只有三、四米,站在一头成年马门溪龙的跟前,就如同一只小鸡崽子。即便是马门溪龙由于体型过于大而行动迟缓,食肉恐龙们也是无从下嘴的。


马门溪龙的颈子特别长,几乎能长到15米,相当于自身体长的一半,是世界恐龙大家族里脖子最长的恐龙。长颈鹿的颈椎仅有7枚,而马门溪龙的颈椎多达19枚,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且每一颈椎都很长。因此,马门溪龙拥有非常高的,且灵活的视野,可以及时发现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危险,可谓是傲视群龙。

○合川马门溪龙塑像。图源网络

另外,马门溪龙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尽管要比脖子短些,但也能长到七八米长。在这条长尾巴的末端有一个被称之为尾锤的骨质膨大物。它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防身自卫的武器,当马门溪龙遇到肉食性动物的攻击时,就挥动尾锤,给对方以沉重打击。想象一下,在七八米长的尾巴末端加上一个数十千克重的大锤,当它挥舞起来时,该有怎样的威力?


庞大的身躯,灵活的视野,外加威力巨大的尾锤,马门溪龙矗立在侏罗纪晚期的大陆之上,温和且迟缓的应付着一切来犯之敌,实乃当之无愧的远古霸主。


-尾声-

1953年,发掘出建设马门溪龙的宜塘公路全线通车,筠连县的土特产运出及日用工业品的运入,不再肩挑背扛,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经济发展日益提高。


同年,李明璋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出川剧《望娘滩》,并入京汇演,受到周恩来总理高度称赞,郭沫若甚至感动得泪流满面。后来,还出版有多个版本的《望娘滩》连环画。关于人与龙的民间故事在宜宾地区也流传愈甚。


1959年,北京市政府任命杨钟健为北京自然博物馆第一任馆长。由于只发现一侧的大腿骨,无法实现立体安装,建设马门溪龙的骨架被杨钟健馆长创造性地使用“墙装”的办法,以浮雕的形式“贴”在了北京自然博物馆恐龙大厅的东墙上。

○“墙装”建设马门溪龙。图源|国家自然博物馆

后来,“合川马门溪龙”被发现和研究,并于1972年被正式命名,其模式标本被保存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翻制了骨架模型,并作为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看家”恐龙陈列在展厅中。


再后来,北京自然博物馆又将建设马门溪龙全身骨骼复原完整并安装成三维立体骨架对外展出。

○建设马门溪龙立体骨架。图源|国家自然博物馆
○井研马门溪龙骨架化石。图源|国家自然博物馆

再再后来,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四川井研县发掘出了完整的马门溪龙化石骨架,并将其替代展厅中的合川马门溪龙的石膏模型,成为新的“看家”恐龙。从此,井研马门溪龙以真化石的身份昂首站立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展厅中央。与此同时,建设马门溪龙,这具在宜宾被发现的,世界上最早命名的马门溪龙,它的模式标本骨架则被拆下来,静静地躺在了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库房中。


1979年,马鸣溪金沙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该主桥为一孔,净跨150米,是当时我国采用缆索吊装施工、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大桥之一。大桥建成以后,逐渐代替原来的马鸣溪渡口,成为连接两岸运输的生命线。赵场、普安两区人民的生活出行,经商贸易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马鸣溪金沙江公路大桥。米纹冰/摄

同年,赋予世界上第一头出土的马门溪龙以“建设”二字为名的杨钟健教授逝世。而宜宾人则将“建设”二字作为了肩头使命,努力拼搏,奋勇前行,不断发展。


2018年9月12日,宜宾市叙州区正式挂牌成立,划原翠屏区南岸街道、赵场街道、南广镇行政区域为叙州区的行政区域。马鸣溪也被纳入到了宜宾城市规划发展的范畴。


今天,围绕着马鸣溪周围,成宜昭高速、宜宾绕城高速、叙州大道、外江路、城南大桥、天池大桥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路网与桥梁正在不断建成,将南部新区与叙州新区紧密相连,同时让西南各省市区县与宜宾市的连接更加紧密。


回首舟渡肩背的历史,历经开山劈石的奋斗,马鸣溪流域的土地与江河上,日趋长龙腾展,彩桥飞架。溪与路的故事仍将继续,在龙的故乡,马鸣溪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龙的传人们仍将继续织就马鸣龙嘶的锦绣篇章!

○马鸣溪上正在施工的高架桥。米纹冰/摄
○宜塘公路三级滩路段,建设马门溪龙发掘点。远处高架桥为宜宾绕城高速。谁能想到路基之下曾安静地躺着一只远古巨兽。米纹冰/摄
○时隔70余年,建设马门溪龙回归故土,在宜宾市博物院展出。米纹冰/摄

参考资料:

①《宜宾市志》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编1992年

②《宜宾县志》宜宾县志编纂委员会1991年

③《珙县志》珙县志编纂委员会1995年

④《“建设马门溪龙”发掘记》丁天锡2022年微信公众号《宜宾史志》https://mp.weixin.qq.com/s/gtxUdRTRaW9uLKe4RPj_qQ

⑤《博物馆故事 | “挖挖”马门溪龙》李建军2022年公众号《国家自然博物馆》https://mp.weixin.qq.com/s/Nl3GeZUL6PSj4LExT6Wb2g

⑥《马鸣溪怪兽》邓涛2015年《科学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870034.html

⑦《宜宾七星山》2021年团结出版社李秉仁编著



  鸣谢:中共宜宾市叙州区委网信办
      宜宾市叙州区档案馆
      中共宜宾市叙州区委党史研究室
      宜宾市叙州区博物馆


来源:酒都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356
沙发
发表于 2023-08-03 20:2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马鸣溪有恐龙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34 | 帖子:6090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1-888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