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   情感空间   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返回列表
查看: 4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复制链接]

27

主题

565

帖子

386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05-15 17:05: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读书养才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气质自然变了,慢慢就像怀孕一样怀才了。


许多时候,你以为读过的很多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并且随时都可以用在能用到的地方。


它们虽然不能立马帮你解决问题,但能够增长你的见识,让你的谈吐更有节;它们无法让你变得更漂亮,但能够给你增加一抹书卷气,令你的气质更出众。


王阳明读书是强调借读书发明我们自己的本心,读书的目的就是培养自家心体,致良知。


曾国藩则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曾国藩说读书与看书之不同:“看者攻城拓地,读者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阙,亦不可混。”


实际是说看书是在扩大知识面,是泛读的范畴;读书是巩固、消化吸收已有的知识,是精读的范畴。


勤奋养运气


通常人们认为,运气就是靠碰的。其实不然。


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整个《周易》都在强调“感应”。


古语也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


勤奋就可以养运气


一个人勤奋,善于做好准备工作,每当时机来临,自己便会受益。


反之,一些懒惰的人,什么准备工作都不做,只知道投机取巧,机会和运气来临的时候,他们只能任其溜走,反而自怨自艾,怨自己运气不好。


《李嘉诚自传》中有一句话:如果你只是站着不动,自然不会伤到脚趾,你走得越快,伤到脚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样,你能达到某个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将手表调快10分钟是李嘉诚多年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在李嘉诚看来,这就是一种抓住机遇的表现。


在商场中有所收获的人,一定都是勤劳的、善于把握先机的人。每天提前10分钟,就意味着每天多10分钟的机会。


在李嘉诚的眼里,什么是先机?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


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这是使李嘉诚常胜不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透过这个“先机”要诀,我们不难发现,赶紧、做早等字眼无不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勤奋。


宽厚养大气


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宽厚,也就越大气。


层次低的人,境界狭小,不知宽厚为何物,整日数米计薪,患得患失。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素以宽厚待人闻名乡里。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了,而此猪与曹节家里的猪长得一模一样。


邻居就找到曹家,说那是他家的猪。曹节也不与他争,就把猪给了邻居。


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邻居知道搞错了,连连道歉。曹节也只笑笑,并不责怪邻居。


《宋名臣言行录》中记载了宰相吕蒙正的故事。


吕蒙正中进士后没几年就当上了参知政事,在当时相当于副宰相之职。


有一天早晨上朝,听到有人隔帘指责他资历太浅不能居参政之职,吕蒙正装作没听见。


随行的同僚要为他追查说此话的人,吕蒙正却说:“如果我知道这个人的姓名,我还会耿耿于怀,这有什么好处呢?再说,不追究此事,对我也没有什么损失。”


正是因为有着这般的宽容大度,吕蒙正辅佐太宗巩固了宋初的统治,成为一代名相。


人与人之间贵在和谐,如果谴责别人的小过失,揭发别人的隐私,念念不忘别人的旧恶,将使我们的心受到挟制,心眼狭小,更造成自己与别人相处时的潜藏危机,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


相反,一个讲宽恕待人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气。没有敌人,灾害自然也不会降到他的身上。


明代学者杨继盛有一次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说:“宁可我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我容人,不要使人容我;宁可我吃亏,不要使人吃亏;宁可我受气,不可使人受气。”


别人有恩于我,我终生不忘;别人有怨于我,我及时丢掉。


看到别人的好处,就称赞不已;听到别人的缺点,就守口如瓶。


有人向你说某人对你要感恩报答,就说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这样就使感恩的人感受更深。


有人对你说某人恼恨毁谤你,就说他平时与我最要好,怎么会有恼恨毁谤我的道理,这样就使恼恨毁谤的人听后怨恨自然化解。”


人生在世,要活出滋味、活出样子,就不能没有肚量。而要做到有肚量,就不能不心宽。心不宽,天地小,路就越走越窄,甚至没有出路。


修心必先修德,修身须先制怒。


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宽怀大度,忍辱不辩,自然就能远离是非,无忧无虑,有一个大气而又逍遥自在的人生。


淡泊养志气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演义》第37回中,诸葛草庐中门联为:澹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欲望纠缠。人的心,也容易成为欲望的俘虏。所谓,心是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还有个成语叫做心猿意马。猿和马,都是活动讯速,难于控制的动物,古人将他们对比我们的心,可谓寓意深远。


《老子 · 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人要真正立志做一件事,就要淡泊,恬淡,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该在追求感官的享乐中消磨志气。


淡泊宁静不仅是我们明志、立志的不二法门,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老子说,清净为天下正。


俗话说,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清净的状态下,才能内心超脱尘事的豁达。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淡泊者须有云水气度松柏精神,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繁华所诱,从从容容,宠辱不惊,淡泊宁静是修身明志的最佳心灵境界。


也只有在淡泊宁静的境界里,我们才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就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悠然度日。这种人生境界就如同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描绘的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妨守一颗淡泊的心,不必因计较得失而设计最美的行程。


这样,即使将来归于尘土,也坦然自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7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1311
沙发
发表于 2020-05-15 17:50: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嗯嗯嗯!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835 | 帖子:2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1-888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