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   大美宜宾   光伏产业前景光明——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
返回列表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伏产业前景光明——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

[复制链接]

6574

主题

6557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71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4 16: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宜宾做光伏的一大优势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是非常关键的。”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戴闻名 编辑金明大


宜宾港——宜宾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兰锋/摄)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宜宾采访期间,听到最高频的词语之一,就是“行业寒冬”。

纵观光伏业过去20年的发展历史,基本上5年经历一个调整周期,目前正处于“四起四落”中的“第四落”。

这个低谷期还将持续多久?如宜宾这样的光伏新城,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爆发点?在国际形势动荡复杂的大背景下,是否还应对中国光伏行业的未来抱有坚定信心?

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


沈文忠,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曾任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目前兼任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半导体光电子物理研究。

机遇挑战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宜宾做光伏,优势和挑战何在?

沈文忠:一大优势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非常关键。

据我了解,江苏盐城,安徽合肥、滁州,浙江义乌等城市做光伏取得一定成绩,都与当地政府和所在开发区对于光伏产业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光伏行业的特点是周期性强,当地政府在产业遇到困难时能否全力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去过宜宾实地调研,了解到政府花了大力气构建产业集群,对于企业发展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并且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要把这件事做好。

第二大优势,是宜宾把握住了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由p型向n型转型这个绝佳时间点,引进项目均是n型电池技术,没有传统产能包袱,后发优势明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n型电池技术应该一直会是主流路线。


工作人员正在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检查(王宇/摄)

第三大优势,是宜宾注重全产业链配套引进。目前看,除了在组件方面相对薄弱一些以外,产业链其它环节是比较齐全的,对于一个进入光伏产业才两年的城市来说,这个开局可以说相当不错。

最大的挑战,我觉得是行业大环境。过去两年中,全国光伏产能扩张过多,导致出现了阶段性的产能过剩,价格一路下滑,再加上海外贸易形势变化,对于光伏企业,特别是新进企业来说,压力巨大。当然,这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并非宜宾所特有。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待宜宾光伏产业目前的规模和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有何建议?

沈文忠:被称为宜宾光伏业“F4”的4家龙头企业,都称得上有特点、有潜力。

英发德耀是电池业近年冲出的一匹“黑马”。不久前和行业龙头隆基绿能合作,在宜宾量产新型xBC(各种BC结构)电池,这个项目如果成功,未来发展空间会更大。


2023年,英发德耀一期丝网工序


和光同程是通威太阳能原董事长谢毅初创的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团队经验丰富,客户认可度高,经营管理和融资能力都很强,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度过行业调整期,走向真正爆发。


2024年10月18日,和光同程车间

高景太阳能是一家主做硅片的初创企业,创始人在光伏行业浸淫多年,发展非常迅猛,已成为硅片行业排名前三的企业之一。

横店东磁则是老牌的光伏企业,也是“两条腿走路”,除了电池以外还有组件业务,业绩出色,发展稳健。

宜宾目前制定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将光伏产业从零发展到千亿元产值。

光伏行业的特点之一,是“后发优势”。如果入局的时间点把握得好,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光伏产业从零到千亿元产值绝不是神话,安徽滁州、江苏盐城和浙江义乌都曾在PERC电池时代实现过。

我有理由相信,在TOPCon时代,宜宾用5年左右时间从零到千亿元产值,是完全可能的。宜宾在动力电池产业创造过这个成绩,在光伏产业同样很有机会。

宜宾目前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于产业链还是以硅片和电池企业为主,缺乏龙头组件企业,而组件企业的附加值更高。

我的建议,还要进一步引进龙头企业,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光伏行业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头部企业具有集聚效应,无论从技术、资金还是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方面,龙头企业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与此同时,要抓紧技术创新的“窗口期”,抢占优势地位。

“内忧外患”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电池产业未来的技术路线走向?

沈文忠:关于电池未来的技术路线,各有争鸣。我的观点很鲜明。光伏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是TOPCon,经过过去两年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常规技术,“红利期”已经过去,市场已经很卷,要做得好、做得精才能赚钱。

从中期来看,xBC技术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市占率仅6%左右,TOPCon占70%-80%,但我认为,未来两年 xBC技术的市场占有率会逐渐提升到30%-40%,市场潜力非常可观。

总的来看,未来5-8年,TOPCon和xBC将是市场主流。

远期来看,光伏产业是个竞争残酷的行业,电池效率基本每年都会有0.5%的提升。xBC技术不断发展后,将碰到晶硅光伏电池效率的天花板。再下一步,很多人看好新材料钙钛矿。

我的观点是,单纯的钙钛矿竞争力不够,稳定性问题目前还没能解决,还谈不上市场化的协同效应。但钙钛矿是个好材料,其最大的发展机会是在晶硅光伏做到极限以后,做晶硅电池+钙钛矿的叠层电池,叠加之后,转换效率完全可以突破30%,甚至到35%。目前不少龙头企业已经在进行相关布局和研发,探索未来量产的可能性。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目前行业低谷期还会持续多久?对于光伏行业长期是否乐观?

沈文忠:长期持乐观态度是必须的,因为光伏应用场景比风电还广,对全球能源转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光伏是主力新能源。国家能源局的统计表明,光伏现在国内发电体系中约占6%的份额,未来规划是到2050年至少占到39%,发展空间巨大。

2024年这个行业确实处在低谷期,我觉得是多方面的原因。全国各地地方政府都看到光伏是一个好产业,都在力推,导致不少企业盲目扩张,总体产能超市场需求。同时,海外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影响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

目前,企业低价恶性竞争的情况已引起行业内的普遍重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已出台了最低限价措施。我估计,再经过两三个季度的调整回归,明年年中到下半年,优秀的光伏企业应该会实现盈利。

经过这一轮5年周期的洗礼之后,我相信中国光伏产业也会越来越强。

《瞭望东方周刊》:在行业调整期,光伏企业应该做什么?

沈文忠:技术创新是光伏业永恒的主题。在目前的行业“寒冬”中,企业还是要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并且拿出一些差异化的产品。

据我观察,目前市场主流的TOPCon电池片,品质和成本差异化其实很大。想要做得比别人好,需要精雕细琢,是一件非常考验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事。在光伏行业,成本降低一厘钱,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龙头企业的引领再加上产业协同,配套环节一起跟上,就能推动技术进步。

比如xBC电池,其实并不是新技术,自诞生起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但在中国企业没有介入之前,一直没能走入主流视线。两年前,中国企业开始在这个路线上发力,2024年上半年,国内两家企业已经实现了量产12GW,今年应该能做到25-30GW,一下子就爆发了。

从全世界看,中国光伏业的技术和能力完全可以用“遥遥领先”来形容。光伏现在是全球最便宜的能源,没有之一,先进产能也永远不会过剩,我依然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前景充满信心。

来源:新华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34 | 帖子:6028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1-888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