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一大早,宜宾屏山县永福村小学老师邓正仁像往常一样起床做好上课的准备,“但来上课的孩子却一年比一年少了。”
屏山县中都镇永福村在一个偏远贫困的山区。村里外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孩子也越来越少,“目前永福村小学全校只有1名老师、1个班、4名学生。”邓正仁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学校。
扎根乡村 一干就是十五年
1995年秋期开学前,中都镇中心校聘请邓正仁在他家乡的永福村小代课并负责学校全面工作。从那一年开始,邓正仁就走上了这片三尺讲台。
邓正仁告诉记者,“当时的代课金每月仅有80元,学校是泥石砌成的瓦房,也不通电,操场是泥土,遇上下雨天学生活动非常恼火。”
当时,学校还有三个班的学生和三个代课老师,“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每期收费很难,经常要用代课金抵缴学生费用。”这份代课金也是那时邓正仁家唯一的的收入来源。
其实,早在2009年,邓正仁就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并于2010年1月被录用,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按当时邓正仁所考的成绩,完全可以选择一个
“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条件太艰苦了,很难留得住老师,所以我还是选择回去。”邓正仁告诉记者。
“虽然1个人 但学生在我就在”
近几年,永福村小学改建了校园环境、新修了教学楼,“但来上学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
永福村村支书宋井明介绍,“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大多数就把小孩也带出去,留下的大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现在仅剩的4个学生里,就有两个是留守儿童。”
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原来的老师也选择离开。从4年前开始,学校就只剩邓正仁一名老师了。
如今,51岁的邓正仁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疾病。但由于学校只有他一名老师,除了平时上课,学校的卫生、安全、饮水等日常工作也全由邓正仁一人负责。
虽然条件艰苦,邓正仁仍不畏难、选择坚守,“这几年来,学校只有我一个人,就更不敢耽误教学工作了,有学生在我就在。”
邓正仁说,“我其实想的很简单,就是要多培养并争取把孩子们送出大山。”目前,在邓正仁的教导下,有多名永福村小学的学生考入了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
来源:四川在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