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   今日宜宾   宜宾农村的这两样老农具你认识不?估计好多人都不晓得...
返回列表
查看: 461785|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宾农村的这两样老农具你认识不?估计好多人都不晓得...

    [复制链接]

272

主题

281

帖子

8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05-26 09:0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家乡两样老农具檑子、碓的记忆

作者:沐爱教育

解放前,在川南,凡有点家产的农民,家里基本上都会有两种古农具:一种剥掉谷子外壳的古老工具——檑子(类子);另外一种是把已经剥掉谷子外壳的糙米进行熟化的工具——碓。


檑子、碓也许它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都是大米的加工古老工具。


以前,尚无打米机等加工机械,加工大米大都要先用檑子把稻谷擂一遍,以去掉谷壳成为糙米。这一过程叫“推檑子”。  


檑子磨出糙米后,用竹米筛子筛掉糙米谷壳,再把不“熟”的糙米用一种叫碓的土农具碓成精米(磕米),这一过程,叫作“熟化”,我们家乡叫“磕米”。只有通过“熟化”的大米,口感才好,否则,用“糙米”煮出来的米饭,难以下咽。


檑子和碓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特殊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科技的繁荣,打米机的普及。檑子和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农村再难找到它的身影了。


我小的时候也曾经推过檑子、踩过碓碓米(磕米)。


我们家的檑子差不多给下图一样,只是我们那檑子有檑盘的。记得安放在家中堂屋右边,那时看起来,现在回忆估计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样子吧。上下两扇檑齿都消磨掉很多了,已经很矮小了。我们家那副檑子下扇四周有一槽状边缘,是竹编的磨盘,用来接装推过的谷物。



   
(土檑子)

檑子由坚硬耐磨的青杠树和楠竹条片版、黄泥巴等材料合理组合制作而成,高约一米左右,浑身圆形。它分上下两部分。上扇的底部和下扇的顶部有杂木做的齿槽。上扇有一磨孔,刚好套在下扇中间的磨芯上,上扇顶部如凹进去的漏斗,并有一漏孔,让谷物自然下落到齿,以便推磨。四周是坚硬的木片,呈百叶窗状,外围有竹箍。底层中心用黄泥巴填充,以站稳“脚跟”。上扇较薄,但空圆桶较下扇高,只是边缘隆起较高。下扇形似磨座,但要厚很多。边缘有两只木柄象耳一样相对伸出,我们管它叫磨手手(磨手柄),磨手柄端也有小圆孔,是檑杆的预留孔。磨担勾勾在檑杆里,使劲推动上扇檑子转圈。就把撮进上扇檑子圆孔里的谷子檑出来了。



(推檑子)

使用时人扒在檑杆上使劲推动磨担勾,檑子的“上扇”转动,下扇是固定不动的,这样稻谷从上扇中间小圆形孔漏下去就会被上扇与下扇的锯齿状的木齿“檑”破谷壳形成糙米,从檑子的腰间出来了。


通常一个檑子能使用几十年,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维修。因为檑子擂稻谷时,其木齿会磨损,一旦磨平了就难以去掉谷壳。这时,便要请来师傅更换柱体内的木条,并重新锉齿。      


  
  
(檑子结构)

说完檑子,我们再来说说碓。


从檑子檑出来的糙米还不能够煮来吃,这就需要碓这种工具,把糙米进行再加工。以制成精米(俗称熟米)。


小时候我们也踩过碓。在我们耳房即小堂屋的门前右边安有一副碓。碓的结构如下图。

   
(碓结构)
    (我们家已经废弃的碓窝)

碓嘴也选坚硬的木材,并在木材的碓嘴上套上铁笼子,以增加碓嘴磕下去与碓窝有更大的摩擦力,也能够使碓嘴不容易磨坏。


使用碓时,把糙米放到碓窝里,一个或两人用力踩碓尾,利用杠杆的原理,碓嘴跷起来,在重力地作用下,碓嘴重重落下去砸磕在碓窝里的米上,这样反复多时,碓窝里的糙米在碓嘴和碓窝的相互摩擦挤压下,就逐渐退去周身的粗糙,成为精细熟米了。如果人多,还可以再增加一个人在碓窝旁边搞米。搞米就是用一个铲铲撬碓窝里的米,翻转糙米,以缩短碓米时间。搞米是危险的。当踩碓尾的人,把碓尾踩下去的时候,碓嘴跷起来离开了碓窝的瞬间(10秒左右),这时候搞米的人就要算准时间赶紧撬一下碓窝里的米,并迅速拿开搞米铲。不然碓嘴落下来就要砸在搞米铲上,搞米人就有伤害,甚至会伤的很严重。如果人手不够,也可以一个人一边踩碓尾一边搞米,如下图。一碓窝10多斤糙米碓成精米大概要一两小时。     


  (碓米<磕米>)

我们家的碓,邻居经常来碓米。听母亲讲,有次邻居来碓米,我们家里的一个母鸡(正在下蛋的鸡)去吃碓窝里的米,没有及时赶开,碓嘴落下来砸死了。我们没有责怪那个来碓米的邻居。


上世纪60年中后期(大概1967.68年)开始,我们村的背后王家沟(现在的镇舟镇的一个村)安了水能泵,于是在家的二哥及母亲就背谷子去王家沟打米,路程近20里吧。再后来我们村的对门现在的沿河村的黄葛滩(沐浴塘附近)和版版桥(现在沐爱镇沿河小学附近)也安起了水能泵,我们就又背着谷子到版版桥打米,到版版桥打米要比去王家沟打米要近些。再后来,我们本乡的大地二队现在的沐荫二组,在原来的沐荫塘渡口背后安了柴油打米机,我们就又背谷子到大地二队去打米,这里的路程就离家更近了。到了70年代初,记得我高中毕业回乡了,与大队副主任就去筠连县城城北农机站或者是农机公司,地点在筠连城的老粮站往益煤矿方向上去点,去给大队购柴油打米机。这样我们大队也安起了柴油打米机了。人们打米就更方便了,只10来分钟路程就到打米的地方了。


现在我们川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了电动打米机,打米打包谷更为方便。


随着历史的轮轴,我们看到了人们的吃、穿、住、行的改变,就从家乡两样老农具檑子、碓的打米记忆审视现在,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只有新中国才有这样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来源:筠连热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1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
推荐
发表于 2017-05-26 10:51: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上海
认识,我家也有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239

帖子

63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58
推荐
发表于 2017-05-26 10:41: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认识!!认识!!我表示统统认识是不是属于老年人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313

帖子

12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84
推荐
发表于 2017-05-26 09:53: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好怀念的儿时记忆呀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5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99
推荐
发表于 2017-05-26 09:18: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确实有点老。。。。。。。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96

帖子

23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34
推荐
发表于 2017-05-26 09:17: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上海
说实话,小编不介绍是神马东东,还真不认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09

帖子

25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8
地板
发表于 2017-05-26 09:39: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上海
确实是不认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53

帖子

68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46
7#
发表于 2017-05-26 10:47: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很有家的味道。。。。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862

帖子

98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46
9#
发表于 2017-05-26 10:57: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没见过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1

主题

9340

帖子

2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281
10#
发表于 2017-05-26 11:12: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儿时看大人们用过,现在影子都没的啦!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962 | 帖子:14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1-888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