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早闻名,种茶史可上溯三千多年,宜宾是全国一大茶源地。
这里的人们自然是喜爱饮茶的,对于茶的这份爱也早已深入了骨子里。有文献记载,上世纪中期,宜宾作为川南一个小城,“铺户不及三千家”,但茶馆却比比皆是。
119条街巷中,就有181家茶馆,无论大街小巷,码头、公园皆有分布。饮茶、会友、传递行情,从古至今,茶馆的定义似乎不曾改变。
但在抗战时期,宜宾各行各业在茶馆里形成帮派,老茶馆已然是文明传播和文化演绎之地,尽管它们至今都已不存在,却成为宜宾人的记忆。
茶馆看百仿若万花 曾从事宜宾茶叶工作61年的刘盛龙老先生,是原宜宾市茶厂厂长。在他的了解中,在上世纪中期,宜宾就有茶馆181家,以“商余”“尚志”“西安”“火神楼”等10余家较有名气。不同的茶馆聚集着不同行业的客商和市民。
“尚志茶馆”,位于当时城中心大十字处,老板是原江西籍商人姜筱孚、姜用和两兄弟。1937年抗战开始,江浙沦陷,货源断绝,内迁工厂增多,人口陡增,便将绸缎经营改为了茶旅生意。楼下堂口200多平米,摆有20余张茶桌,可容100多人饮茶。 随着饮茶人群增多,茶馆曾成为宜宾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茶馆只收茶钱,不收中介费。该茶馆还一度成为宜宾调解民事纠纷的地方之一。
在光复街(牵藤街),仁和长茶馆专门经营金沙江一代的茶叶。包括云南盐津、大关、绥江、巧家和四川雷波、屏山、筠连、横江等地茶叶,且大多为毛茶。老板刘寿春是当时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来此饮茶的便也是买卖茶叶的客商。
刘盛龙介绍,位于大碑巷的同仁茶馆,是一家茶旅社。进出的是北路泥溪、观音、白花、永兴等地的地主和商家,都是有钱人。一般市民很少来此饮茶,纯属绅士茶馆。
而在匡时街与小北街口,一家叫做怡乐茶馆的则是纯粹的市民休闲茶馆。附近的“凡尔登大戏院”不仅唱川戏,也卖茶。市民一边饮茶一边听戏,乐而忘忧。 有关宜宾老茶馆趣事数不胜数,茶馆内也总是卧虎藏龙。抗战前夕,宜宾艺人金钱板大师杨林,就以打得一手好竹板,唱得一腔优美动人极富感染力的金钱板曲调,浪迹江湖。将演唱金钱板为职业,在茶馆里谋取生活。
七七事变后,具有爱国之心的他,十分关心抗日大事。1937年底的一天,杨林从报纸上看到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烧杀抢夺以及奸污妇女等暴行时,不禁泪水长流,痛心疾首。他连夜将报道内容改成金钱板唱词,反复吟唱。第二天便在中山街茶馆里演唱“七七事变”。
当天,杨林演唱得声情并茂,字字见血,句句是泪,不禁声泪俱下。随之而来的听众也越来越多,不仅茶馆内座无虚席,连街上也站满了人。当他演唱到日本人强奸杀害我们的姐妹时,演唱顿时变成了控诉,听众无不愤怒,当场就有人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情绪高涨的群众也跟随着不断高呼起来,口号声一阵高过一阵,震撼了半个宜宾城。据悉,杨林茶馆唱抗日,成了宜宾一件大事,也给川南地区带来很大影响。
抗战时期,茶馆必是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革命者利用饮茶作掩护,在这里接头、联络开会。
据记载,1931年3月24日,宜宾地下党中心县委的孔方新、苟良歌、沈玉琪、黄大舜、闵南轩、蔡涛等人,为贯彻上级指示,秘密在真武山二天门附近茶馆开会,会议开了三小时后,因担心开会过久被发现,又转入忠孝街北操场附近的李四娘茶馆继续开会。开会不久便被课查队发现,除闵南轩乘乱逃脱外,其余五人不幸被捕。随后在北操场华严寺下被枪杀。
现已古稀的老人回忆,当五位共产党人在茶馆里不幸被捕,遭五花大绑押赴刑场,面对罪恶枪口瞄准时,依然面不改色,这展现出共产党人为解放劳苦大众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聚集生意人的茶馆当属火神楼茶馆,位于小南门外,走马街与栈房街相接处。常有云南、贵州以及省内凉山、自贡、乐山、泸州等地商人前来,涉及业务范围包括五金、布匹、百货、棉纱、桐油、茶叶、药材等。他们也将在此洽谈业务称作是“赶场”。
“宜宾旧时茶馆的繁华与热闹,留在了老人们的记忆里。”刘盛龙说,后来,随着公私合并,茶业的国营,百余家老茶馆至今一家不留关闭了。但形形色色的老茶馆是当时宜宾的一个缩影,也成为了宜宾人永久的记忆。
来源: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