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   大美宜宾   时代新农人 | 陈芬:女企业家的农业创新之旅
返回列表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代新农人 | 陈芬:女企业家的农业创新之旅

[复制链接]

6979

主题

6962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04-24 16:4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在翠屏区永兴镇,宜宾山勾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芬的故事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抹亮色。从北京返乡投身农业十余年,她与爱人带领企业从2万羽蛋鸡起步,发展为现代化养殖标杆,带动周边近4000人就业。这位温柔爱笑、说话干脆的女企业家,用科技与情怀书写着新时代“新农人”的答卷。

从医者到“鸡司令” 党员初心与家乡情结交织



陈芬和爱人蒋龙声是宜宾卫校同学,两人先后从事过医疗、理疗、餐饮行业,始终围绕“健康”主线。在北京奋斗多年后,他们挣下了殷实家业。可父母始终牵挂着家乡,由于家中老屋早已破败,夫妇俩回乡为父母修葺了房子、铺好了周边道路,但目睹家乡与城市的巨大差距,他们决定返乡。

“农村肯定做农业,但具体落脚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陈芬夫妇。在调研当地农业现状后,夫妇俩发现蛋鸡养殖存在巨大潜力。他们赴北京、山东等地考察智能化养殖企业,最终选定蛋鸡养殖赛道。“从饲料到鸡蛋全程可溯源,既符合食品安全初心,又能实现规模化生产。”陈芬说。

破冰之路 用恒心赢得信任

创业初期,土地流转成为最大难题——村民把土地看得比命重,对蛋鸡养殖产生的环境担忧也是阻力。陈芬夫妇挨家挨户沟通,党委政府同步介入协调,他们曾为说服一户村民把土地流转出来,谈到凌晨三、四点。爱人蒋龙声的支持更成为关键力量:“遇到困难就‘死磕’,办法总比问题多。”这份坚持让企业赢得村民信任,更获得政府政策扶持。回忆这段艰难时光,陈芬笑言:以后遇到的困难都不算困难了。



如今,山勾勾农业已建成现代化家禽养殖基地200亩、有机肥生产基地10亩,蛋鸡存栏规模75万羽,年产鸡蛋1.3万吨、年产有机肥1.3万吨等,通过养殖带动玉米种植近1.9万亩、大豆种植2.8万余亩,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产值破亿。

直播带货 真诚是最强竞争力

有稳定的客源,“产品在企业门口就能卖完”;公司从普通员工到中层干部各司其职,管理早已轻松,照理说陈芬可以不折腾了,可去年下半年,他们又组织起团队直播带货。问起原因,陈芬说,一是宣传公司品牌,二是减少“中间商赚差价”,三是让自家产品可以直接从农场到家庭。



“我最怕镜头,心里有再多话一看到镜头就说不出来了,加上直播的时候根本看不见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状态……”说起刚刚开始直播带货时的感受,陈芬直言自己非常紧张。但爱人蒋龙声却自在得多,“他就像和朋友聊天,分享创业故事,摆摆创业过程中的艰难时光,介绍鸡蛋、有机大米等农特产品,什么都说。”陈芬说,她从爱人的表现知道,真诚是最好的销售技巧,受此启发,她克服畏难心里,从幕后走到镜头前,用“接地气”的风格讲述企业理念。如今,直播间粉丝有4.8万余人,且还在持续上涨中。

共富密码 让土地与人才共同增值

山勾勾的财富分配机制颇具创新:农户除土地流转费外,还可以在企业务工,“公司里有一部分工人是留守老人,他们原本比较孤独,现在来上班很快乐,和大家打成一片,他们的孩子也放心。”另外,从2021至2024年,企业累计向村集体分红57万元。



在人才战略上,企业组建跨学科团队:中国农科院教授研发有机肥,川农大教授工作站提升产蛋率,90后技术员操控无人机施肥。陈芬笑称:“我们这代人负责养鸡,年轻人负责搞科技。”

站在新平整的数字化试验田前,陈芬描绘着更宏大的愿景:3000亩园区将建成“生态循环系统”——山坡种植区用无人机植保,低洼地带打造智慧鱼塘,粪污经中国农科院技术处理变为功能性有机肥。更令人期待的是产学研融合计划:游客可通过VR体验养殖过程,学生在基地开展实践课程。

“农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永远的朝阳。”陈芬说。从北京大都市到宜宾乡村,这位女企业家正用科技重新定义土地的价值,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来源:三江翠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35 | 帖子:6555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1-888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