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锂电池产业链完善,具备先发优势。央视新闻记者日前在四川宜宾采访时了解到,这座过去以煤炭、白酒“一黑一白”为主的传统资源型城市,正以产业集群的优势,加快打造“中国动力电池之都”。
今年6月,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办,多家跨国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云集宜宾,他们看好这里的投资环境以及齐全的产业链。
松下控股全球副总裁 本间哲朗:宜宾有各种各样电池的原材料厂商,能不能加入我们全球供应链的行列,这个我们一定会考虑的。 宜宾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底气在哪里?
数据显示,2022年宜宾动力电池产量72吉瓦时,占全国的15.5%。宜宾以宁德时代为产业“链主”,发展出的产业链项目100多个。如今,全国每100块动力电池中,超过15块来自宜宾。宜宾正在全面向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核心的绿色低碳产业转型。
宜宾凯翼汽车总经理 高雷:计划从2025年开始,我们就不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纯燃油的汽车,我们全是新能源汽车。
在动力电池的应用端,记者了解到,智能轨道交通、重卡换电等已在宜宾全面展开应用。发展储能产业将是他们未来产业布局的新方向。 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副局长 杨璐菡:储能产业的核心也是储能电池,它和动力电池是平行赛道,有80%以上都是可以协同发展的。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引进新型研发平台,强链补链,加大应用示范。
宜宾市委书记 方存好:近两年来,我们围绕龙头企业新签约项目80个,已落地的项目投资就超过1000亿元,一个全球一流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