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ic.app.dayibin.cn/backend/20230613102948_83_lipVoaKfa_9i0vdSzTYCXqHNMSJw.mp4
长江首城,相约盛会;群贤毕至,共襄发展。
6月9日下午,长江之畔的宜宾国际会议中心,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储能发展高峰论坛火热进行中,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四川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宜宾郑重签下战略合作及框架合作协议,央地携手共同打造“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储能发展高峰论坛举行。何川 摄
就在此前,同样在储能发展高峰论坛上,在同样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认证的“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称号正式为宜宾授牌。
共研储能产业未来,共享储能发展机遇,共绘储能发展蓝图,行进在新赛道新风口的长江首城宜宾,正在包括众多央企在内的八方宾朋的大力支持下,热情拥抱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大时代,奋力在打造“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的征程中走出一条引领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央地合作为宜宾赋能
作为储能产业的“重量级”参与者、建设者和创新者,央企对储能领域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布局,不仅将深刻改变产业格局,同时也将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引领中国储能产业走向更加宽广的未来。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储能发展高峰论坛上现场签约。何川 摄
在此次论坛上,宜宾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储能产业项目落地、储能技术研发高地、“储能+”应用场景生态示范、新型储能产业及应用示范基地打造等方面开展合作。
依托此次央地合作签约,宜宾将以此为突破口,发挥央企绿色发展引领作用,在重大储能项目建设、分布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链接储能需求与服务,构建储能产业生态圈,打造“储能企业+发电公司+政府”合作平台,并以此为支点撬动储能项目招引,吸引更多储能企业选择宜宾,投资宜宾。
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能源港。王宇 摄
因势而为,顺时而动。针对如何助力宜宾储能产业发展,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明胜在论坛上掷地有声地承诺:“我们将持续加大在川投资力度,以宜宾建设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光伏产业集聚为契机,围绕新能源和储能融合发展,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储能发展新高地,为企业增绿,为宜宾赋能,为四川添彩。”
“我们将在全国布局相关的回收中心,包括高价值的利用中心等。同样,我们也非常希望与宜宾能够在这些领域进行深度的合作。”中国五矿直属企业——中国五矿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卓晓军对企业与宜宾提升储能产业合作强度充满信心。
与会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围绕宜宾如何高质量建设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纷纷积极建言献策。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说,发展新型储能,要统筹好安全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工作。还要做到不囿于一隅、不执于一端,要结合当地电源结构、电力系统和资源产业特色,因地制宜谋划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希望宜宾市积极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推动产业链向新型储能领域专业化、规模化延伸,积极开展新型储能多种技术和应用场景示范;探索新型储能发展的“宜宾模式”,为全国新型储能发展提供好的经验和做法。
英发德耀生产车间。邓烨 摄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技术部主任刘明义认为,四川省是水电大省,宜宾具有显著的绿电优势,要因地制宜的用活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要依托欧阳明高等院士工作站的智力支撑,把人才为我所用,走储能创新发展之路。
作为一座有着千“锂”之志、盛放“锂”想之花的城市,宜宾市副市长华淑蕊对签约央企和参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袒露心扉:宜宾如何进驻储能赛道,迎接万亿风口,一定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心怀新赛道,心系新能源领导、企业家的积极参与、鼎力支持。“我们将顺应储能产业发展新趋势,以适度超前的方式在信息化、电动化、零碳化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储能应用等产业的培育和招引,为实现2030年储能全面市场化目标贡献宜宾力量。” “大咖”展望储能新赛道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在论坛上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870万千瓦,较上一年增长110%,居世界首位。储能产业已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风口热点,预期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
储能是什么?为什么要储能?在动力电池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如何往前一步,快速切入储能产业这条万亿新赛道?……这些都是储能发展高峰论坛上嘉宾们在思考、也最为关注的话题,大家在这场论坛上共同探讨、寻找共识。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明胜强调,新型储能在能源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技术装备,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宁德时代在宜投资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1—6期项目。王宇 摄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在主持论坛时开宗明义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驱动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其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孙金华认为,中国是动力电池领域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与之相契合的电化学储能具有更好的先发优势,近些年的发展更为迅猛。但目前的储能大多以抽水蓄能为主,未来根据用能的场景需求等,会转变到以电化学储能、氢气储能、抽水蓄能并举的局面。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用“为者长存、行者长智”寄语此次高峰论坛和央地合作。他说,新型储能发展已经迎来良好机遇,需要全行业共谋发展,携手共进,希望大家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自身能源安全保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
“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为什么是宜宾?
论坛上,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邵国勇,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忠,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可安,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共同为宜宾“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进行揭牌。
邵国勇、李建忠、刘可安、方存好为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揭牌。何川 摄
从“中国白酒之都”到“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再到“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宜宾再添响亮城市名片的同时,加快切入万亿级产业发展新赛道。
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为什么是宜宾?
在本次论坛的主持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眼里,是因为在新型储能发展风口,宜宾的储能和光伏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相信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宜宾,一定能为储能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表率,为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
三江新区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王宇 摄
“在发电侧,宜宾的产业布局成果显著,光伏产量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在用电侧,宜宾把电池储能应用于重卡换电以及充电桩的建设,有良好的应用场景。”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副总裁雷光友认为,宜宾有完整的产业链和龙头企业的加持,也正在打造低碳零工厂和高质量、高能力的储能发展平台,发展储能产业,宜宾优势明显。
在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眼里,宜宾建设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具有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强劲、人才支撑有力三大优势。
长江一江清水向东流。王宇 摄
资源优势突出——全市清洁水电资源达800万千瓦,绿电占比达85%,同时每年可吸纳外送绿电量约160亿度,可大幅减少企业的碳足迹,夯实储能产业发展的根基。
产业发展强劲——宜宾坚持以绿色新能源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积极构建全球一流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围绕四川时代等龙头企业引进动力电池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100余个,预计产值将超5500亿元。去年动力电池产销约占全省80%、全国15%以上,宜宾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大学城为宜宾提供人才支撑。 王宇 摄
人才支撑有力——目前,在宜办学高校达12所、在校大学生超9万人,开设新能源相关专业63个,有欧阳明高等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的产教研一体化试验区,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宜宾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在储能新赛道上初步构建形成了集研发、生产、检测、标准、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于一体的四川万亿级动力、储能电池产业集群核心区。目前已建成锂电储能电池产能25GWh,去年宜宾储能电池出货量已达到14.5GWh,占全球出货量10.2%、全国出货量11.15%。
面向未来,宜宾将紧紧围绕储能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位于金沙江畔、宜宾主城区核心腹地、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叙州区储能产业园。同时,将融合动力电池、光伏、数字经济三大产业先发优势,打造三江交融、耦合共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储能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汇聚1万名储能技术高端人才。
储能产业如日方升,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大幕正在拉开,拥抱全球新能源的产业变革,今日之宜宾,储能产业势头强劲;未来之宜宾,机遇无限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