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   大美宜宾   以“新”赋能奔赴产业新赛道 3000多年宜宾茶绽“新”芽
返回列表
查看: 7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新”赋能奔赴产业新赛道 3000多年宜宾茶绽“新”芽

[复制链接]

1900

主题

1918

帖子

80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05-10 16: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5月9日,第十三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本届茶博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宜宾馆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亮点之一,以“上游上品·共饮共享”为主题,在3号馆设立了面积达1326平方米的展区,组织了6个重点产茶县(区)的39家茶企携“宜宾早茶”和“川红工夫”两大区域公共品牌盛装亮相。

近年来,宜宾茶产业突出差异化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茶领域,做优茶品质、做响茶品牌、做大茶市场、做深茶融合,奔赴产业新赛道,让“老茶”也绽发“新芽”。

这片“宜宾叶”,已飘香3000多年,仍将继续芬芳……

“早优”双绝 “红绿”争辉

春夏之交,雨水绵密。平均海拔千米、常年云雾缭绕的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岩门村,连绵茶山被雨洗得越发苍翠。作为宜宾市龙头茶企,屏山县金岷雪芽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打造了万亩高山富硒、有机、绿色茶叶基地。

茶山风光美如画

5月8日,刚从第五届“工匠杯”宜宾早茶手工制作技能竞赛夺冠归来的厂长邓刚,正抓紧时间传授工人屏山炒青的制作技艺,在他娴熟的翻、炒、抖、抛间,车间内茶香缕缕弥漫开来。

“我们的早茶引领全国春茶之先,在1月下旬已开始采摘,现在产出干茶6万斤左右,预估产值18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黄军介绍,企业所产的早茶紧细油润,汤绿明亮,入口鲜爽回甘,是春茶市场的抢手货。此次他们带着“金岷雪芽”“金岷红”等产品参加了本届茶博会,希望能够“出川出海”,向全国乃至全球茶客展示宜宾茶的魅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院长刘仲华表示,“早、优”双绝是宜宾茶显著的特色。其“早”,既指有3000多年的种茶史,更源自宜宾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回暖较早,加之降水量大、日照充足,茶树春季萌发早,1月下旬至2月上旬即可开园采摘、批量上市,比同纬度全国其他茶区早1个月以上。茶界甚至有“看央视春晚,喝宜宾早茶”的说法。而“优”,则指品质优。据刘仲华介绍,“宜宾茶具有鲜、嫩、香、醇、爽的品质特征”。以“川红工夫”为代表的红茶,色泽乌润,香高味醇,汤色红艳,与“祁红”“滇红”并称中国三大工夫红茶。

早白尖茶叶基地工人采茶忙 王春艳 摄

“早、优”特色也让全国茶商在宜宾每年举办早茶节时纷至沓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干茶产量达4.5万吨;一季度全市茶叶网络零售额达2.23亿元,同比增加18.76%。

凭借出色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宜宾茶赢得了国际茶叶委员会的认可,被授予全球首个“世界著名茶乡”,“宜宾早茶”更是被评为“世界名优绿茶”,川红工夫、宜宾早茶成功入选2022年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品牌,进一步擦亮了宜宾茶的金字招牌。据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3年全市茶园总面积稳定在130余万亩,干茶产量达10.58万吨,综合产值达340.5亿元。

循“新”出发  向“质”而行

循“新”出发,向“质”而行。近年来,宜宾以二产三产协同带动,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农采摘茶叶 王宇 摄

近日,筠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成的11000平方米筠连精制茶叶(红茶)标准化生产车间正式投入运营。“精制红茶车间内工人不到10人,却能年产精制茶4000吨,新中式茶饮原料生产线预计能日加工鲜叶15万斤。”该公司董事长陈蓉介绍,为了适应当前茶产业发展新趋势,企业在现有两条绿茶生产线和一条红茶生产线基础上,购置安装初加工机器设备155台(套),精加工机器设备90 台(套)等先进设备,打造了集贮青间、茶叶初制样板及精制一体化加工车间、成品仓库。

“推广标准化生产,引进先进茶叶加工技术,更新茶叶加工设备,促进了茶叶精制加工水平稳步提升。”陈蓉表示。

在发挥科研优势,强化创新赋能,培育更多茶领域新质生产力方面,宜宾成立了茶产业研究院,持续深化与中、省科研所合作,依托院士专家团队力量不断提升宜宾茶叶品质,持续提升“产学研”合作能级。各大茶企也通过构建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带动产业链核心价值升级。

翠屏区金秋湖镇茶园节水雾灌系统  王宇 摄

据介绍,宜宾还实施了四川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川红工夫红茶产业集群项目,在良种繁育推广、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茶园机械化水平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宜宾茶提质增效。

除了传统“一红一绿”外,宜宾茶还不断研发新产品,丰富消费场景,开拓消费市场。

五一期间,位于宜宾网红打卡点冠英街的“川言茶语”新中式茶饮店着实火了一把。谁能想到,传统川茶也能制成桂花酒酿冰奶、牛奶味茉莉花茶蔓越莓软心酥等备受年轻人青睐的茶饮、茶果。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茶集团)董事长何锐表示,“川言茶语”正是川茶集团利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以及茶叶的品质特征,打造的“茶产业+”多元化发展新赛道。

“上游”“上品” 宜茶出川

本届茶博会为期4天,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0余个省市、近千家中外企业参展,是全国范围规模最大的春季茶展。“宜宾茶”如何展示其特色优势,擦亮品牌,拓展市场?

据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品牌部部长郑宗明介绍,宜宾馆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宣传方式,以及精心策划的产品展陈和品鉴活动,动静结合,以期淋漓尽致展现各县(区)的产业特色。

屏山炒青园内的炒青文化馆场景 黄平 摄

“在本届茶博会上,我们着力突出展现了宜宾茶的区域公共品牌。”郑宗明表示,宜宾馆巧妙地将茶叶的“上游”之美与“上品”之道相结合,向观众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了宜宾茶产业所拥有的优良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发展、悠久的茶史文化和优质的茶叶产品。

除了参加本届茶博会这样的高端平台外,宜宾茶还积极“走出去”,组织茶企组团走进济南、哈尔滨、乌鲁木齐等主销区,甚至“出海”至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通过精准对接当地市场,持续扩大宜宾茶的市场影响力和“朋友圈”。

目前,在宜宾427家各类茶叶加工企业中,有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56家,其中省级14家、国家级4家。宜宾已建成筠连县川南国际茶城和高县长江源国际茶贸城2个茶叶综合交易市场。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宜宾将继续向“新”发力,发挥宜宾科研优势,强化创新赋能,培育更多茶领域新质生产力;向“高”攀登,做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重点基地,提升茶产业集聚力,培育宜宾“硬核实力”,勇闯更大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来源:宜宾融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39

主题

5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252
沙发
发表于 2024-05-10 17:22: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下午好!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68

帖子

827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
板凳
发表于 2024-05-11 14:1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不错,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30 | 帖子:4950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1-888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