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宾紧紧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推动新时代宜宾民生工作建设更有“内涵”,现代化建设更有“质感”,形成“宜美家园 共同创造”大民生格局,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可感可及”,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 教育医疗保障水平逐步完善
长江首城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动创空间美术劳动教育成果展 (资料图)
无土栽培、蛋壳雕刻、苗族蜡染、服装设计等,这些平日里成年人才具备的技术活和手工活,被一群中学生“玩”得明明白白。12月22日,以“追光逐梦 向美而行”为主题的长江首城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动创空间美术劳动教育成果展在宜宾会展中心开展。本次成果展设有美术和劳动教育两大展馆,展示了绘画类、书法与篆刻类、摄影类作品及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美术特色项目等。
学生棕编展示(资料图)
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2年级4班学生家长蒋戎坦言,为落实“双减”政策,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开设课后服务,精心设置了舞蹈、合唱、英语、篮球等60个社团,孩子可自愿自主选择参与心仪的社团,通过参与各个社团活动,不仅孩子身体得到了锻炼,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义务教育减负工程只是我市学有所教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宾通过减免幼儿保教费、发放生活费、营养膳食补助、发放普通高中生助学金等,为数以万计的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提供保障,同时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遴选确定30所德育体育试点校,开展各类法治活动;制定《“自导式”教学改革试点推广工作方案》,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经验全省交流;打造“一校一品”特色学校,构建具有宜宾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配备中小学专任音乐美术教师,邀请劳模、工匠、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宣讲上课;宜一中、宜三中新校区和宜宾市婴幼儿养育中心建成投用……真正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医疗就诊更加便捷(记者 黄铄然 摄)
此外,宜宾还积极为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市为单位的全民预防保健体检,实施“健康敲门行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三次免费上门康复护理指导和就诊转诊等服务。同时与重庆医科大学共建儿童医院宜宾医院,并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市一医院、二医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投用,三江新区老年养护中心、兴文县人民医院高铁新区等重点项目完工,着力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医疗保障。
劳有所得 住有所居 为安居梦托底 织牢就业保障网
校园双选会(资料图)
12月8日,2023年冬“技”“职”招校园双选会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现在有包括白酒、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食品、服务等在内的60余家企业,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酿酒专业学生喻启现场便于心仪的酒企达成了就业意向,“双选会有许多的职位,投酒企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的求职者,我的专业更有优势。”
不仅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为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宜宾创新“三长”进校园宣讲就业,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高校毕业生保持平实之心,同时通过分层次、分类别举办校园双选会,持续不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一场场校园双选会,为即将毕业的宜宾学子及有人才需求的企业搭建了一条“双向奔赴”的桥梁。
不仅如此,近年来,宜宾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镇新增就业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成立宜宾人才集团,校企共建HR联盟,实施产业人才“蓄水池”和企业“管培生”培养计划,举办“乐业宜宾·职达未来”专场招聘活动,留宜就业人数和留宜率持续实现“双增长”,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口袋公园(资料图)
解决就业的同时,住房问题也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从“忧居”到“有居”再到“安居”,宜宾也在积极探索“宜”有所居。近年来,宜宾积极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为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落实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或低收费开放。同时强化住房保障,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发放公租房补贴、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认购房票安置房屋、落实人才公寓等,满足群众多层次住房需求。
积极优化出行条件,城市内环线建成通车,中心城区“半小时”便捷交通圈全面形成,智轨T1、T4线建成投运,增加主城区公交车,实施冠英街二期、文脉大道等90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通过建设小微绿地(口袋公园)、拆围透绿项目、立体绿化项目等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质量。
弱有所扶 老有所养 用心用情守护“老”“弱”“小”
老有所养(图片来源:叙州融媒)
“我们早上在社区里面打打太极拳,打打健身球,晚上跳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老年朋友们的生活很充实,生活非常愉快,都感到非常幸福。”叙州区观音镇南华社区居民王明香一早就约上好姐妹在社区锻炼,而王明香所在的社区入选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
据了解,该社区因地制宜改造、整合综合性活动场所,为老年人和老年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状况评估、基本医疗、康复护理等健康管理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就近及时的健康服务。
在宜宾,“宜”养天年并非“纸上谈兵”,近年来,宜宾全面落实国家养老保险政策,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高质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先于全省实现14个街道、7个县城驻地镇和33个中心镇全覆盖,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为老年人提供了条件优渥、环境舒适、功能多元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景。同时创新打造“宜宾·幸福康养”示范品牌,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制定《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建设运营“幸福康养”老年助餐食堂,探索实施“四方合约”助老巡访关爱行动,为独居、留守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巡访探视、居家安全等服务,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同时宜宾还积极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持续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持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有效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等问题;优化救助对象发现、识别、认定机制和救助政策,出台低保实施细则、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实施办法;提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能力,将退出低保、特困供养1年内的人员和退捕渔民纳入监测范围;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脱贫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出台《宜宾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和关爱服务办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居全省第二,成功打造长宁县“竹娃圆梦”、珙县“珙童花开”、高县“共享奶奶”等儿童关爱服务品牌,用心用情守护“老”“弱”“小”。
从一张张“民生清单”到一幅幅民生实景图,一项项惠民举措在宜宾落地见效、一个个民生工程在宜宾建成投用、一幅幅民生画卷在宜宾徐徐展开,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宜宾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