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川渝两地携手跑出加速度,双方合作的足迹为“川渝一家亲”勾勒出更加亲密无间的画卷。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1年,川渝两省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机制,围绕落实《深化重庆四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重点任务》,不断加强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工作协调。截至2021年10月底,10个方面共85项重点任务完成68项、持续推进16项,因疫情原因暂缓实施1项,川渝两地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重点规划或方案加快编制—— ·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已印发实施 ·国土空间、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科创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内陆开放高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数十项规划或方案正加快推进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速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获批建设 ·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达万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加快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 ·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3条、在建6条 ·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新生港正式开港运营,川渝10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等电网一体化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累计建设5G基站超1.2万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量子通信网络“成渝干线”等加快建设,成都超算中心、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获批设立,设立20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组建西南数据治理、成渝地区区块链应用创新等协作联盟 ·开展“蓉漂人才日”“重庆英才大会”等招才引智活动,共同发布成渝地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成立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开发“安岳一-大足”中国唐宋石刻艺术精品之旅等一程多站跨省市旅游线路70余条 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光电与集成电路天府实验室成功组建。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实验室揭牌运行,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联合举行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1054.5亿元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成功突破直线感应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等领域多项国际领先技术 ·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两省市揭榜“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11项全面创新改革任务 ·深入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成立川渝地区高新区联盟、技术转移联盟和协同创新联盟 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亮点凸显—— ·着力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重庆市渝中区、成都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解放碑、宽窄巷子步行街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之一 ·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同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川渝石窟保护展示、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等建设,联合培育“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旅游品牌 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协同开展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联合编制“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建立全国首个路省市联合河长制办公室,开展长江、嘉陵江等22条跨界河流及重要支流联合暗访,共同推进铜钵河、琼江等跨界水污染联合防治试点,设立川渝流域保护治理资金 改革开放持续拓展深化—— ·共同做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高水平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联合举办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活动,协同举办西洽会、智博会、西博会等高层次会议活动 ·共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川渝高竹新区设立全国首个跨省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成渝两地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国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 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 ·成都西部片区、重庆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 ·两省市39个县(市、区)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试点有序开展,全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向纵深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初步建立 公共服务水平措续提升—— ·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全面实施,截至10月底累计办理近400万件 ·联合开展交通通信、就业社保等6个方面便捷生活行动,截至10月底,已有近350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超过2.58万家医药机构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要件简化为1张表,办理时间由一个月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码通乘” ·成都、两江新区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加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国家西南区域应息教据中心以及物资储备中心加快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