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兴文的时间不长,却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近日,《红军长征在兴文》执行导演张琦楠介绍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兴文县将拍摄三部红色主题电视纪录片,其中《红军长征在兴文》记录了1935年2月3日至2月7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转战兴文的光辉历程。
“参与拍摄,重走了一次长征路,才真正体会到了‘远征难’有多难。”张琦楠告诉记者,在大河苗族乡九龙山拍摄时,需要拍摄红军走过石板路的场景,这段石板路保留了原貌,当天12人参与拍摄,仅仅来回走了三四趟就有2人受伤,路实在是难走又危险。
遵义会议上,党中央、中革军委决定红军从宜宾和泸州之间北渡长江。后由于敌情变化,红军的战略目标未能实现。1935年2月3日,红一军团二师围攻叙永县城未克,主力在林彪率领下到达金鹅池(现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宿营,4日向大坝(时为叙永县管辖,现为兴文县大坝苗族乡管辖)前进,当晚驻扎大坝,于2月5日到达五村(今兴文县石海镇管辖)驻扎,在龙君庙和柏杨坡与敌进行了激战。2月6日在兴文县建武乡宿营,2月7日从建武出发,经珙县石碑乡、兴文县曹营乡后攻占珙县洛亥镇,8日在珙县王场镇宿营,2月9日从王场出发,向云南扎西进发。
在宜宾境内活动的七天时间里,红一军团先后在兴文县李子关、柏杨坡、龙君庙,珙县洛亥等地与国民党追堵军队及地方民团发生遭遇和战斗,红军战士的鲜血洒在了宜宾的土地上。
红一军团在宜宾期间,还向当地群众宣传了党和红军的主张,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救助贫穷,撒播革命种子,让广大群众从此认识到了红军才是自己的队伍,只有推翻反动的国民党政府统治才能获得自由和幸福的道理。他们与当地民众结下了鱼水之情,留下了传颂至今的“红军岩”“王场济贫”“勇救放牛娃”“特殊的秤砣”等感人至深的故事。
岁月如梭。如今,在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地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兴文石海景区,红军岩已成为了重要的红色景观,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离红军岩不远的兴文红鱼学校,于2011年12月7日被命名为“红军岩红军小学”,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办学宗旨。漫步校园中,“红色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红军精神得到弘扬,红军精神有了传承。
珙县曹营镇,红军长征经过珙县的第一镇,2020年红色曹营写入了国家级长征主题公园宜宾段规划。现在,该镇正努力深挖红色文化、长征文化,积极推进“珙县红军岩长征路红色文旅项目”,打造川南红色文化经典体验基地,力争把曹营镇建设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品牌。
据曹营镇党委书记张俊介绍,“珙县红军岩长征路红色文旅项目”节选红军长征之老路,川滇黔游击队纵横之要道,珙(县)兴(文)两县大石盘、玉屏墩战役之邻地,结合溪瀑成群、古树丛生和地势险秀之自然风光,形成6公里长征路步道和20平方公里景区。目前,长征路步道已建设完成,整个项目拟在2022年完成建设投入运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滚滚向前,先烈已逝,但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宜宾人勇敢闯、使劲拼,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战胜困难,再创佳绩。
宜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