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谁帮了你,一定要给他送礼,不收,也要送。送和没送有天壤之别。对于别人的帮助,越早报答越好,这样能体现出你是一个知恩图报、懂事的人,下次才有可能再次帮你。如果不收,那就再送,要有耐心,刘备请诸葛亮还三顾茅庐呢!”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待人的态度,也是处世的原则。英雄不会感恩,蜕作庸人,庸人不会感恩,碌碌终生。
自古以来,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一向非常重视与人交往时的礼节,尤其讲究礼尚往来。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送礼感觉就是见不得人,拍马屁,龌龊的行为。但其实,送礼的背后,是人情往来,是社交礼仪,更是对他人的尊重。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只想着享受别人对你的好而不回馈别人,久而久之,你身边的朋友会越来越少,人何人之间想要长久的相处,就要同等付出,礼尚往来才会最好的相处方式。
心理学上有一个“跷跷板定律”,说的是人际交往实质上是一个交换的过程,也要遵循等价交换和互惠互利的法则。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别人的帮助,及时表达感谢,有助于凝聚彼此的情感,激发人性的美好,进而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开阔。
有“礼”走遍天下,酒肉之交,须得带礼封住小人口;君子之交,更要带礼敬兄弟情。
王志文曾说:“那些擅长送礼、懂得求人的人,往往能轻松改变命运。而那些凡事都靠自己,与他人缺乏交流的人,常常忙碌半生却毫无收获。过于强势的人,命运往往不尽如人意。”
人不可能活成一座孤岛,总要与亲友产生交集,随礼、送礼和收礼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送礼得当,不仅能促进人际关系,还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机会之门,甚至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送礼,送的是心意,讲究的是称心如意,送礼并非在礼,而在情,而在态度。别人帮助了你,你送上一份小礼物,体现出你是一个知恩图报、懂事的人,下次才有可能再次帮你。
不学礼,无以立。人与人的相处,讲究个有来有往。没有利益的感情不牢固,没有感情的利益不长远。无论什么关系,只有双向奔赴,才会碰撞出耀眼的光。(浅居后山人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