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宜宾下雨,和妹妹去吃饭,途中忽然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问题:
一个是鞋都舍不得让你湿的人,一个是愿意陪你一起踩水玩的人,你会怎么选?
我问妹妹。她回“愿意一起踩水玩的人”。
我说有人说鞋都舍不得让你湿的人“适合结婚”,愿意陪你一起踩水玩的人“适合恋爱”,妹妹翻了个白眼。
我当时顺势觉得,选择“愿意陪你踩水一起玩”的人更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但今天又想到这个问题,发现这其实是个陷阱。
这种问题就跟“女朋友和妈一起掉水里该救谁”一样,假设一种极端情况,逼人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这么选就是这样的人,那么选就是那样的人。
然而,人和生活都是复杂而具体的,一个本身带有预设偏见的问题,只能得到充满偏见的答案,根本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在“舍不得让你湿鞋”和“愿意陪你踩水玩”的人之间做出选择?有可能那个人既舍不得让你湿鞋,又愿意陪你踩水玩。
我们又为什么要把自己对面的人,分成这样的或者那样的?还给TA们安上充满偏见的标签?
我觉得“你该怎么选”的问题,大可不必较真,不要轻易相信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而且口头的答案也代表不了实际的行为。
看到很多人都在相亲,有感而发。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像现在相亲一样,只有多加了解,真真实实的面对面交流,才能真的遇到合适的人。你们觉得呢?
来自: iPhon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