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标题: 4.9国际护胃日 “胃”爱奔赴,健康常伴 [打印本页]

作者: mao小    时间: 2025-4-9 11:13
标题: 4.9国际护胃日 “胃”爱奔赴,健康常伴
2025年4月9日,第20个国际护胃日(又称国际养胃日)翩然而至。

今年,国际护胃日以 “胃爱行动,健康肠伴” 为主题,旨在唤起全球公众对胃部健康的重视,广泛普及胃病防治知识。

胃健康对全身营养供给起着决定性作用,保护胃部健康迫在眉睫。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胃病发病率高达80%,且这一数字仍呈上升趋势。

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胃溃疡等病症极为常见,而胃癌更是威胁生命的 “头号杀手”。

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如何科学护胃,彻底摆脱胃病困扰。
[attach]2051847[/attach]
一、胃病常见诱因

1.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HP堪称一级致癌物,它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病,存在紧密联系。
[attach]2051848[/attach]
2.不良饮食习惯

饮食毫无规律、暴饮暴食、口味偏重,以及蔬菜水果摄入量过少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是诱发胃病的重要因素。

3.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被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笼罩,会致使胃酸分泌紊乱、胃黏膜屏障功能削弱,进而引发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attach]2051849[/attach]
二、胃病 “青睐” 哪些人群

1.加班熬夜族

现代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加班熬夜成为常态,精神长期紧绷,极易导致胃酸分泌过量,引发胃部不适。

2.不吃早餐族

不吃早餐,会让胃分泌的胃酸失去可供消化的食物,从而损伤食管和胃肠黏膜。

长此以往,不仅容易诱发溃疡,还可能促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

3.吃饱就睡族

不少人热衷于吃宵夜,吃完后倒头就睡。

此时,胃内食物尚未消化,很容易引发消化功能异常。

4.无辣不欢族

如果本身患有胃肠疾病,却依然过量食用辛辣食物,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加剧其充血、水肿症状 。

据WHO 2023年数据,中国胃癌发病率占据全球的42%,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是高达50%,作为胃癌1类致癌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早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但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

因此,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便没有不适症状,也应进行胃镜筛查。

初次检查结果无异常者,可每2 - 3年复查一次;检查结果有异常者,需遵照医嘱定期复查。

三、胃在 “求救” 的症状信号

1.胃痛、胃胀

饭后或空腹时,出现不适或疼痛症状。

2.反酸烧心

胸骨后产生灼热感,夜间症状尤为明显。

3.食欲骤降

对食物丧失兴趣,体重莫名减轻。

4.恶心呕吐

晨起或进食后,频繁出现此类症状。

5.黑便/呕血

这可能是胃出血发出的危险信号!

若上述症状持续出现,务必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四、建议接受胃镜检查的人群

1.腹部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长时间得不到缓解者。

2.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体重骤降、贫血,且CEA指标升高的患者。

3.反复出现黑便或呕血症状的患者。

4.有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家族史的普通人群。

同样,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便没有不适症状,也进行胃镜筛查。

初次检查无异常者,每2 - 3年复查一次;有异常者,严格遵照医嘱定期复查。

2025年护胃日倡议

今年,国际护胃日以 “胃爱行动,健康‘肠’伴” 为主题,向公众发出以下呼吁:

践行 “七分饱” 饮食原则,杜绝暴饮暴食。

积极推广公筷分餐制,降低幽门螺杆菌传播风险。

关注功能性胃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避免过度依赖抑酸药。
[attach]2051850[/attach]
五、胃部养护 “三重” 防护

1.饮食防护

定时定量进食,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日可安排5 - 6小餐。

多食用 “天然胃药”,如秋葵、猴头菇、卷心菜。

避免空腹食用酸性食物,如柠檬、山楂,也要少喝浓茶和咖啡。

2.生活防护

饭后30分钟内不要躺卧,防止胃酸反流。

戒烟限酒,酒精会直接腐蚀胃黏膜。

注意腰腹部保暖,睡前可对胃部进行热敷。

3.情绪防护

胃被称为 “情绪器官”,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会引发胃痉挛。

每天进行10分钟腹式呼吸,放松自主神经。

让我们一起守护胃部健康,拥抱美好未来。

结语

胃不仅是情绪的 “晴雨表”,更是健康的 “守门人”。

在2025年国际护胃日,让我们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运用科学方法,为胃部健康保驾护航。

请记住:养胃就是养命,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欢迎光临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http://dayib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