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标题:
向“绿”而行 长江首城“储”类拔萃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大大
时间:
2024-1-11 11:03
标题:
向“绿”而行 长江首城“储”类拔萃
[attach]1984942[/attach]
水电资源丰富的宜宾 王宇 摄
连日来,宜宾储能产业园内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这个位于宜宾主城区核心腹地、宜庆路连接线两侧、紧邻高速西站出口的产业园,是连接宜宾高新区光伏产业集群、三江新区动力电池产业组团的区域中枢,也是承载宜宾“一蓝一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地。
1月11日,以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储能基地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项目将在宜宾储能产业园集中开工。随着这批项目的集中开工,宜宾储能园也将开园,未来,一个全新的储能产业生态圈将在宜宾逐渐显现。
[attach]1984943[/attach]
宜宾储能产业园效果图 金工集团供图
“当前,全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储能产业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风口热点之一,预期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1月9日,叙州区经济合作和外事局有关负责人在介绍宜宾储能产业园建设推进情况时说,引进一个头部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发展,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项目的落地,带动了与其合作企业的3个关联配套项目入驻宜宾储能产业园,并将集中签约,为宜宾的储能产业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增添更强发展动能。
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
为什么是宜宾?
储能是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是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路径。近年来,宜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抢占万亿级新能源赛道,深化与央企合作,全面挖掘、全域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储能应用场景,助力储能“龙头+配套”项目引进落地,新型储能产业快速成势。
去年6月9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召开期间,经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认证,宜宾被授予“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称号。
[attach]1984944[/attach]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召开期间,宜宾被授予“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称号 何川 摄
迅速实现储能新赛道“领跑”,宜宾有何依托和优势?这得益于以下多方面因素的“加持”——
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发展中,宜宾市始终坚持以绿色新能源为产业发展主方向,动力电池、光伏、数字经济等“一蓝一绿”产业集群集聚,连续3年在全国GDP百强市中保持进位,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围绕四川时代等龙头企业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123个,投资额超2700亿元,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此外,宜宾还抢抓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窗口期”,坚持高端化发展光伏产业,签约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前列,为储能产业光储充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attach]1984945[/attach]
四川时代 王宇 摄
绿色的资源禀赋
。宜宾水电资源丰富,清洁水电资源达800万千瓦,具备明显突出的电价优势,绿电占比达85%,同时每年可吸纳外送绿电量约160亿度,可大幅减少企业碳足迹。四川时代、宜宾锂宝、中车铁投等企业被国际公认的认证机构SGS认定为“零碳工厂”,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入选全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零碳”已成为宜宾发展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attach]1984946[/attach]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 王宇 摄
一流的发展环境
。新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宜宾储能产业园,坚持市县一体,联动招商。先后建立了总规模超300亿元的基金群服务体系,加速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以宜发展集团为核心的产融服务体系,精准服务重点项目和重要环节资金需求;以三江新能源供应链公司为纽带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全面提供代采、代销、代加工、产业投资等服务;以宜宾人才集团为支撑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在宜12所高校、近10万大学生,14所中职、近7万中职生的就业服务,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服务保障。
共享发展机遇
央地合作赋能新赛道
作为储能产业的“重量级”参与者、建设者和创新者,央企对储能领域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布局,不仅将深刻改变产业格局,同时也将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引领中国储能产业走向更加宽广的未来。
时光再次回溯到宜宾储能产业发展中,值得标记的重要时刻。
2023年6月9日下午,长江之畔的宜宾国际会议中心,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储能发展高峰论坛举行,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四川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宜宾郑重签下战略合作及框架合作协议,央地携手共同打造“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拟在储能产业项目落地、储能技术研发高地、“储能+”应用场景生态示范、新型储能产业及应用示范基地打造等方面开展合作。
[attach]1984947[/attach]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储能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何川 摄
依托此次央地合作签约,宜宾储能产业受到空前关注,并以此为支点撬动储能项目招引,吸引了更多储能企业选择宜宾、投资宜宾。
为了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宜宾坚持市县(区)一体化联动,制定储能产业链招商图谱及路线图,建设了新型储能产业链招商数据库,梳理储能产业细分领域企业200余家,全面摸排,定点发力,持续开展以链招商、靶向招商,全年以“大兵团作战、小分队攻坚”的方式会同县(区)共外出拜访企业140余家(次),接待企业来宜100余家(次)。
截至2023年12月,宜宾市累计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85.5亿元,预期产值217.2亿元/年、税收8.7亿元/年。
向“绿”而行
新高地再上“新”
因势而为,顺时而动。作为一座有着千“锂”之志、盛放“锂”想之花的城市,今后宜宾如何高质量建设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
叙州区经济合作和外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产业发展赋能,在1月10日举行的宜宾市新型储能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宜宾将对外“官宣”储能政策以及应用场景清单。此外,围绕适度超前打造应用场景,1月11日上午集中开工的项目中,宜宾市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将开放凯翼汽车产业园光储项目、南木纳米光储项目、莱茵春天商场储能示范项目、三江明珠储能示范项目等首批7个应用场景项目。
[attach]1984948[/attach]
中车株洲所在宜宾储能产业园区项目效果图 金工集团供图
据了解,今后,除了重点打造位于叙州区的宜宾储能产业园外,宜宾还将积极招引储能龙头电芯企业和系统集成商,进一步整合资源,在“信息化、电动化、零碳化”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储能应用等产业的培育和招引,为实现2030年储能全面市场化目标贡献宜宾力量。同时,将融合动力电池、光伏、数字经济三大产业的先发优势,打造三江交融、耦合共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储能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汇聚1万名储能技术高端人才。
[attach]1984949[/attach]
大唐电力在宜储能项目效果图 叙州区经济合作和外事局供图
此外,宜宾还将坚持招大引强,重点招引系统集成、PCS、BMS、EMS等储能配套的龙头企业,打造长宁储能特色产业园,构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企业齐头并进的双核发展格局。
长江首城“储”类拔萃,削峰填谷“能”量满满。拥抱全球新能源的产业变革,宜宾积蓄成势,大有可为!
来源:宜宾融媒
欢迎光临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http://dayib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