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标题: 太可怕了!川A、川B、川C、川Q、川E的车主都在看……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超happy 时间: 2017-4-12 11:36
标题: 太可怕了!川A、川B、川C、川Q、川E的车主都在看……
你平时下车后都是怎么做的?
[attach]105274[/attach]
相信很多车主跟他一样
一边走一边就甩手按了锁车键
甚至头都没抬一下!
[attach]105275[/attach]
可是你知不知道,
如此大意地随便锁车,
还是会给有心的小偷留下可乘之机啊!
[attach]105276[/attach]
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赶快看看吧,太可怕了~
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h0383zb3ccy&auto=0
除了以上这种作案手法,近期
网络上也出现了几则车内盗窃手法的传言
警方对此做了一番实验
1
实验一
硬币能卡车锁?
民警对7辆车分别进行了塞硬币实验。在不同车系、不同车锁的情况下,使用1元硬币尝试卡门锁。在车锁打开时,将硬币卡在其中然后锁上车锁。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民警使用1元硬币从不同角度卡住不同车的门把手。
结论:
[attach]105279[/attach]
7辆汽车的车锁都能正常上锁,网上流传的用硬币卡住车锁的说法不成立。
2实验二
干扰器有效吗?
在司机按下锁车按键的同时,民警打开手中的干扰器。三辆车中,两辆车锁车灯闪烁表示车已上锁,一辆并未显示锁车灯。但是经检查,三辆车的车门实际均未锁上。民警随即又使用干扰器在不同距离做了实验。
结论:
[attach]105280[/attach]
干扰器确实会干扰汽车有效上锁。在空旷的场地,干扰器的有效距离超过15米,在复杂环境下有效距离不低于8米。
3实验三
设置障碍物法成功率高
民警将自行车作为障碍物放置于小巷,试验路过车主的反应。在一小时内,共有16位车主经过。其中10人选择下车移开自行车,6位车主选择换路行驶,10位挪自行车的车主,7人没有锁上自己的汽车,甚至没有熄火。
结论:
[attach]105281[/attach]
通过碰瓷和设置障碍物的方式吸引车主注意力,快速拉开车门盗窃车内财物的作案手法,成功率极高。在实验中未锁车门的7个人里,3人的手机留在车内,2人的包留在车内。一旦有人乘机拉开车门行窃,非常容易得手。
警方提醒车内财物失窃防范要点
高发时段:夜间;
高发地点:最多是背街小巷,其次是小区的公共停车位,第三为地下停车库;
常见手法:大部分都是技术开锁,或暴力砸车窗,还有一部分车主粗心未锁车门,极少部分是网上流传的方法;
易受害车辆:能透过车窗观察到车内财物情况的车辆,会被小偷第一时间盯上;
提醒广大车主:按下汽车遥控器锁车键后,要拉动门把手查看车门是否锁上,不要在车内留有手机、包、贵重物品等财物。
作者: 紫紫 时间: 2017-4-12 12:08
。。。。。。。
作者: 孟婆、来壶酒 时间: 2017-4-12 15:17
高手在民间啊
作者: ★回忆惜藏★ 时间: 2017-4-12 16: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伊殇雪 时间: 2017-4-12 18:34
看到此贴要注意了,经常在大宜宾学到东西,真好
作者: 大小姐. 时间: 2017-4-12 19:04
感觉就是在教那些偷东西的
作者: ★回忆惜藏★ 时间: 2017-4-12 1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云河 时间: 2017-4-13 00:14
养成好习惯!
作者: 撇捺人生 时间: 2017-4-13 07:53
要买吗?要的狠狠的联系我,恶搞朋友没问题,做坏事的绕道?
作者: 只有我知! 时间: 2017-4-13 08:12
。。。。。
作者: 张健哥 时间: 2017-4-13 09:46
伸手必备捉…
作者: 下一秒_笑不 时间: 2017-4-13 15:47
手怎么开
作者: ★回忆惜藏★ 时间: 2017-4-13 1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习惯° 时间: 2017-4-13 19:40
…………
作者: 必须来点醋 时间: 2017-4-13 20:44
作者: 星光点点 时间: 2017-4-13 21:28
厉害
作者: 夜流逝 时间: 2017-4-13 21:35
有时候真的是太粗心大意了
作者: 云河 时间: 2017-4-14 07:42
支持楼主!
作者: 浮生探陌路 时间: 2017-4-14 11:18
…………
作者: 持之以恒 时间: 2017-4-15 14:36
应该枪毙,不然没效果
欢迎光临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http://dayib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